中国照明电器光源灯具专利

工业经济论文_创始人社会资本、控制权争夺与企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社会资本

    1.2.2 控制权争夺

    1.2.3 社会资本、控制权争夺与企业绩效

    1.2.4 现有文献评述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资源依赖理论

2.2 社会资本契合度理论

3 案例基本情况与创始人社会资本的分析

3.1 案例基本情况

    3.1.1 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过程

    3.1.2 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过程

3.2 社会资本的界定

    3.2.1 雷士照明一例中创始人社会资本的构成

    3.2.2 国美电器一例中创始人社会资本的构成

3.3 雷士照明与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对比——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3.3.1 雷士照明两次控制权争夺对比

    3.3.2 雷士照明与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对比

4 不同社会资本契合度下控制权争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4.1 市场反应比较研究

    4.1.1 事件研究法

    4.1.2 市场绩效的度量

    4.1.3 市场绩效的分析

4.2 财务绩效分析

    4.2.1 雷士照明财务绩效分析

    4.2.2 国美电器财务绩效分析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2.1 按照资源依赖分配控制权

    5.2.2 提高社会资本契合度

5.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文章摘要:随着公司制度的建立,股权结构制度应运而生,同股同权成为股权制度的主流。2004年,国务院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开启,开始真正实现同股同权的股权结构制度。同股同权制度下,随着企业发展扩大,创始人股权被稀释,对企业的控制权减弱,无法保证其权益。企业的创始人比投资者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也得到了更大回报,其中就包括经营企业过程中积累的声誉、人脉等社会资本。同股同权的制度背景,和企业融资的硬性需求,导致许多创始人在股权优势越来越弱的状况下通过社会资本对企业实施实际控制,同时在控制权争夺事件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社会资本运作的迹象,它在控制权争夺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由创始人制定公司战略和进行决策,掌握实际控制权,可以充分地让创始人发挥其才能,也能更好地把握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企业经营业绩提升和更好的发展。因此,创始人在同股同权制度面临丧失股权资本的前提下,如何通过社会资本来对企业进行实际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社会资本和控制权之间的关系、提出维持控制权稳定的措施,本文从雷士照明与国美电器两起经典的控制权争夺事件为切入口,深入分析其中创始人社会资本的构成,与创始人社会资本在企业控制权争夺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不同社会资本契合度下,导致控制权争夺事件结果不同的原因,探讨为维持企业治理稳定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双案例研究,选取了雷士照明与国美电器两家公司的控制权争夺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雷士照明和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争夺事件进行客观的介绍和描述,分析两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对案例公司中创始人的社会资本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另外对比两个案例中创始人社会资本契合度的不同,经过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创始人的个人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契合度对控制权的争夺有一定的影响,社会资本契合度越高,企业对创始人越依赖。最后根据雷士照明两次控制权争夺的市场反应以及雷士照明和国美电器在控制权争夺事件中的财务绩效分析可以得出,在控制权争夺过程中,创始人会通过动用社会资本来争夺控制权,而社会资本契合度比较高的控制人,其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重合度较大,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因此对企业绩效存在一定影响。据此,本文从该案例出发,面对当前同股同权制度背景下,实际控制人如何维持其控制权的稳定,使企业避免因控制权争夺产生动荡,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提高企业组织社会资本与实际控制人个人社会资本契合度,从而提高企业对实际控制人的依赖;二是实际控制人必须要识别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依赖程度,根据明确的利益相关者,实际控制人需要积极与这些利益相关者构建关系网络,尽量掌握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以提高获取资源的可能性,同时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齐头并进,努力提高自身个人社会资本与企业组织社会资本契合度,提高企业对个人的依赖,有利于控制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