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会长吴文锋:订单、供应链
《21世纪》:在照明企业向专精特新成长的过程中,协会做了怎样的工作?
作为协会,我们希望通过资源整合,为行业的创新型成长企业发展提供帮助。我们从去年开始经调查研究,决定通过建立一个与政府合作的产业服务平台,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整合社会资源的帮助,在广东工业发达区域投资建设一批低成本高品质的产业空间,提供给专精特新企业,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中国照明产业,已经走过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一提到灯,人们就会想到中山,中山以生产灯饰为主;而江门吸纳了中山的部分产业转移,与中山的产业结构类似。佛山以光源、电工为主,广州以舞台灯光为主,广州的花都区、白云区的舞台灯光企业近年开始转型,开始向室外文旅灯光产业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有很多优质的中小企业买不起厂房,只能跑到偏僻的村或是小的工业园去租用便宜的地。因为很多创新型企业或成长型企业在最艰难的时候,大多选择将资金投放在研发创新、市场开发上,不会将较多资金用于租买用地用房。而专精特新企业大多也同样遇到此问题。
广东被称作“世界灯都”,在中国照明产业由粤、浙、苏、闽四省鼎立的格局中,广东占了其中超过一半的比重。产业转型浪潮下,广东照明行业正在加速向专精特新的方向突围。
广东被称为“世界灯都”,广东的照明产业占有全国60%以上的产值和70%以上的出口,广东目前有3万多家照明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有30多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有200多家,年产值近5000亿元,每年出口300亿美元,可以说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长期以来,我们尽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侧重于帮助企业搭建市场平台,为企业创造市场环境。二是推动和加强产业链配套建设。三是做好品牌提升的服务,提升企业美誉度和竞争力。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会长吴文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所以照明产业提出要走出去。这里的走出去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21世纪》:目前,中国照明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具有怎样的特点?
吴文锋:照明是市场刚需产品,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包括现在提出的智能照明、健康照明、教育照明等,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大健康等行业都有互动。所以,未来几十年,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照明产业还将一直保持在稳定增长的水平。
《21世纪》:照明产业在发展中面临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吴文锋:中国照明产业格局中,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省几乎占据90%的份额,这其中,广东又占据将过一半。
于是,我提出了“去房地产化”逻辑的优质产业空间建设模式,与政府合作,通过精准的产业定位,选择优越的工业用地,建设优质的定制化的产业空间,以成本价格的方式供应给符合产业定位的专精特新企业。目前,这一模式经过一年规划设计已经基本敲定,正在与省内各地市政府探讨合作,尽快推行落地。
深圳以光电为主,偏中上游,做芯片、模组、封装等产品,刚刚提到的光显产业在深圳发展迅猛。东莞以材料、配件为主。惠州拥有很多大型的企业品牌设立生产基地。
目前,照明产业主要包括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室内照明包括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等;室外照明包括景观照明、泛光照明、道路照明等。随着LED技术的应用,产品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延伸,向着健康照明、汽车照明、农业照明、杀菌消毒等领域扩张,未来还可能延伸到智慧城市、可见光通信等领域。
广东照明产业主要分布在七个主产区,分别是广州、中山、江门、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每个地区的产品结构都不太一样。
与现在大热的元宇宙产业相关的光显行业,国家将其描述为新型显示行业。这个名词业内在去年提出,是通过光源和显示两种技术应用,将成为人们从实现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的窗口,这个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产业链将继续延伸到玻璃基板、光学材料、驱动IC、MicroLED、控制、传输、高清视频、艺术创作等领域。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在智能照明、健康照明、智慧路灯、汽车照明、新型显示、可见光通信等方面推动合作、创新。特别是对行业内科技创新型成长性的企业,通过加强资源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保证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